首页 > 财经 > 阅读

工厂倒闭,员工下岗,共享单车坑了多少人?

一夜之间,工厂倒闭,员工下岗,共享单车坑了多少人?
    近日,北京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这是第12个叫停共享单车停放的城市。
    目前,全国共享单车累计投放量超过1600万辆,共享自行车过度投放、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和超出城市非机动车可停放区域承载能力。共享单车行业在经历了爆发期后,开始逐步走入下半场。
    “一夜复活,满地是钱”——有媒体曾这样形容当地的自行车产业。在共享单车群魔乱舞的这一年,跌入低谷的中国自行车产业奇迹般的复活。
    01
    一夜之间,蝗虫涌入
    随着2016与2017年之交共享单车风口骤起,共享单车数量激增,仿佛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一般出来了,最疯狂的时候,仅深圳一天就有上万辆共享单车投入使用,北京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160万辆共享单车。
    微信公众号工业智能化根据调查显示,今年1到5月,自行车产量2622万辆,同比增长25.4%,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5%。
    中国自行车协会的官方文件显示:中国每年有8000万辆的自行车产量,内销在2500万辆左右,而仅ofo和摩拜这两家共享单车企业,2017年一年的订单所带来的产能就将超过2500万辆。
    02
    一剂春药,死灰复燃
    要支撑如此规模的产量,这背后是数千家自行车代工厂夜以继日的加班,共享单车带来了巨大的订单,让自行车产业这个公认的夕阳产业又返老还童,一场造车大潮在行业里扩散开来,不少自行车厂的老板都在增加生产线,来应对日益增长的共享单车订单。
    自行车厂工人李明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听到摩拜宣布投放400万台单车时,仍记得当时的兴奋劲,“有大把事情可以做了”。在给共享单车代工期间,他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工资比以往每月多出3000多元。
    为承接40万辆小蓝单车的订单,美邦自行车公司还曾专门追加了一条生产线。那时,媒体这样描述当地工厂生产线上的繁忙景象:差不多20个员工组成了一条长约50米的流水线。
    共享单车的订单如一剂春药一般,让自行车产业这个迟暮的老人,又从新焕发生机。
    一位年轻的自行车组装员曾在工作台上写下了“春天来了”,然而,春天真的来了吗?
    03
    轰然倒下,一地鸡毛
    春药终究是春药,药效一过,结果可想而知。
    8月29日,广州市交委和各区政府联合约谈了多家共享单车平台企业,要求停止新车投放。继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禁止新增共享单车投放后,禁骑、扣车、限制投放等管控措施正限制共享单车的“野蛮生长”。
    不止是政府部门的限制,另一方面,共享单车在资本市场本身也开始遇冷,大城市的共享单车基本都已经趋于饱和了,市场加速洗牌,悟空单车、3Vbike和町町单车三家共享单车企业相继倒闭。
    04
    工厂倒闭,工人下岗
    9月2日下午,新京报记者走访聚友自行车公司厂房,不见一位工人,机器也落满灰尘。
    “共享单车坑了不少人”,王庆坨镇一家单车工厂人士告诉记者,有不少工厂被拖欠货款,金额从十几万到200万都有。
    工厂负责人均表示,“共享单车企业不让发货、拖欠尾款在当地已是普遍现象”,“共享单车只是一时的买卖”。
    500多辆町町单车货还没发,那边公司就跑路了,而这些代工厂大多数都是预付款的方式,企业先支付30%左右的预付款给工厂,在完成生产后,再付尾款,而如今公司跑路,很多代工厂的尾款收不回来,亏损几十、上百万在行业里是很普遍的事情。
    在深圳市,有200多家单车企业包括整车生产、零部件供应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工厂给共享单车代工。
    如今共享单车停止市场投放,这些代工厂都将面临停工停产的尴尬境地。
    李明已经开始考虑转行的事情了,他打算去搞房屋装修,但他的语气并不是那么坚定。“如果还有其他自行车厂家叫我去做,我就去,不然我就改行了。”他接着说道,“因为去做别的行业的话,还要学,工资也不高。”
    05
    投资需谨慎,风口有风险
    自从2012年雷军的小米大获成功后,“飞猪论”一直在投资界广为流传,成为不少年轻人的人生信条,以至于之后的VR、租车平台、二手车、O2O、直播等行业的投资热潮一波接着一波,扎堆投资成了普遍现象。
    这样的投资结果怎么样,大家很清楚,除了几个背靠巨头的企业活了下来,大部分小企业的就如同一滴水融入了大海,被资本的洪流淹没,最后连影子都找不到,如果所有人都认为那是风口,那就算再宽的康庄大道最后都会挤成独木桥。
    可以说,单车共享百花齐放的时候已经结束,这次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
本站备用网址 www.818.mom
敬请收藏   以防迷路
发表评论全部评论
字数 登录
相关新闻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