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 > 阅读

上海交大陈进造假芯片骗取上亿:仅仅是民工砂纸打磨出来的芯片

本文转载自大学声(ID:collegesay)

今天陈大夫给大家讲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曾经是上海交大的一名”长江学者“,骗了国家上亿科研经费,而至今仍然逍遥法外。

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同学,可能很多都从自己老师的嘴里听过这个人的传奇经历。

一个“长江学者”的奋斗史

他的名字叫陈进,福建人,出生于1968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后来去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读了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博士。

据上海交大官方网站上他的简历,陈毕业后在摩托罗拉半导体总部做了芯片设计经理,并担任高级主任工程师。

但事发后有知情人表示,他在摩托罗拉只不过是初级的测试工程师,他博士的毕业论文也完全是芯片测试领域的,而和他自称的芯片设计并不是一个方向。

2001年,陈进在摩托罗拉辞职回国,加入了上海交通大学。

当时中国制造刚刚开始腾飞,在高科技产业上和今天一样,苦于美国的技术限制和技术封锁,国家急需一颗“中国芯”。

当时扶持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国务院“18号文”,给中国芯片业界播下了春天的种子。

而当时国外高科技产业还不像今天这样到处都是黄皮肤,在这个领域懂行的中国人还是凤毛麟角。

陈进回国正好赶上了好时候,陈进刚进交大就被委以重任,负责搭建团队研制“863计划”重要组成部分“汉芯”。

而陈进手下除了他自己只有三个助手,再加上前后最多不到三十个非全职的交大在读硕士博士在项目里打下手。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基础薄弱的科研团队,能在短短16个月的时间里就放了大卫星。

2003年2月26日,陈进团队的研究成果“汉芯1号”正式发布。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持,时任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上海市副市长、上海科委、教委负责人都来捧场。

发布会上,王阳元、邹士昌、许居衍等多名院士,以及“863计划”集成电路专项小组负责人严晓浪组成了鉴定专家组。

专家组一致认可:“汉芯1号”及其相关设计和应用开发平台,属于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芯片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汉芯一号”采用国际先进的0.18微米半导体工艺设计,在只有手指指甲一半大小的一个集成块上有250万个器件,而且具有32位运算处理内核,每秒钟可以进行2亿次运算,数据上接近于国际最先进水平。

美国人研发一颗新型号芯片需要上百人的工程师团队,花费至少两三年时间,流片十几次才能成功。

而汉芯团队则能靠几个人的草台班子,花一半的时间和经费一次流片成功,这样杰出的年轻学者,怎么能不当成典型宣传出去?

当时报纸电视上的报道铺天盖地,陈进也在全国多所高校举办讲座,叙述自己克服重重困难为国争光的奋斗经历。

汉芯1号发布后的几年里,汉芯2号、3号、4号、5号先后问世,据称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当时的媒体报道都开始讨论,什么时候汉芯能够开始量产,让每个中国人都能拥有一台”中国芯“电脑。

陈进本人则很快就成了上海交大特聘长江学者,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还有上海交大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CEO等一堆荣誉和头衔。

当时不少同行都相信,用不了几年他就可能得到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

 

本站备用网址 www.818.mom
敬请收藏   以防迷路
发表评论全部评论
字数 登录
相关新闻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