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慢时代”来临,慢风潮席正席卷媒体圈

日期:2015年04月28日 21:33 来源:腾讯网 作者:佚名


 “慢”是一种新兴的生活态度,而媒体人也开始思考“慢”在媒体行业能扮演什么角色?随着“慢电视”、“慢新闻”概念的兴起,媒体人发现,即使从传播时效要求出发,“慢”也并非悖论。

从慢食、慢活到慢邮递、慢旅行,近年来,一股“慢”风潮不仅渗入日常生活,也开始进攻媒体业。那么,追求新近报道、快速传播的媒体业一旦慢下来,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慢节奏媒体,颠覆原有传播模式

“慢电视”:“不对劲”才是“对劲”

2009年,挪威广播公司(NRK)“慢电视”节目的开山之作《卑尔根铁路:分分秒秒》,拍摄了一列火车从奥斯陆到卑尔根7小时旅程的分分秒秒。随后NRK策划节目《海达路德巡航之旅》,拍摄一艘客船沿着挪威海岸线航行5天5夜的点点滴滴。

“慢时代”来临,慢风潮席正席卷媒体圈

2013年,NRK在黄金时段连续12小时直播一堆柴火从点燃到熄灭的全过程。前4小时,直播中还有专家讲解和配乐,后8小时则只有一堆火在烧。而出乎意料的是,这场无聊的直播节目《挪威柴火之夜》收视率高达20%。而该节目制作团队策划的另一个无聊直播节目《通宵织毛衣》也在2013年11月底播出。

看这节目内容,无怪乎“慢电视”又被称为“无聊直播”。然而,只有挪威的电视人想方设法将节目做得更加无聊吗?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香港亚视就推出一档名为《鱼乐无穷》的节目,将摄像机对准鱼缸,直播游来游去的金鱼。而这档凌晨播出的直播节目收视率一度超过亚视黄金档节目收视率。


“慢时代”来临,慢风潮席正席卷媒体圈

2013年8月,中国网络电视台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推出“iPanda”熊猫频道,对大熊猫的生活动态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直播。这24小时中,大多时候熊猫都在睡觉,偶尔它们会打滚吃竹子,而打群架就算是节目中难得一见的高潮了。今年4月3日,“iPanda”熊猫频道全程直播圈养大熊猫自然交配情况,这50多分钟看似无聊的直播却成为观众新的热捧对象。

那么电视人为何会突发奇想,将电视节目无聊地变慢呢?

NRK制片人卢纳认为:“大多数电视节目都以相同方式制作,只是主题和内容不同。”然而,长时间、慢节奏、反高潮、无剪辑的“‘慢电视’是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讲故事。它更加奇怪。不过,越是不对劲,也就越对劲。”

《挪威柴火之夜》的节目制片人穆克勒布斯特表示:“我觉得在快节奏社会中,慢节奏显得很完美。你总是会需要一些别的东西。”

“慢新闻”:用深度颠覆快新闻霸权

媒体的“慢”风潮还体现在新闻报道上。早在亨利·鲁斯于19世纪20年代创办《时代》周刊时,他就说过“天下新闻有两种,一是快新闻,另一是慢新闻,《时代》要走的就是慢新闻路线”。而这几年“慢新闻”已然变成一股潮流。

《纽约时报》前任总编辑艾布拉姆森曾发起“慢写运动(Slow Writing)”,以每篇十万美元的稿酬,资助记者撰写每篇至少两万字左右的新闻报道。

英国杂志《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ation)》同样提倡“慢新闻”。《延迟满足》创刊于2011年,其母公司名称就叫做“慢新闻公司”。这本杂志,报道的不是新闻,而是旧闻。2015年3月《延迟满足》的报道就是,2014年9月的墨西哥43名学生失踪事件、以及11月索尼影视被骇始末。



“慢时代”来临,慢风潮席正席卷媒体圈

图为报道旧闻的《延迟满足》杂志

但为什么要办一份旧闻媒体,甚至呼吁全球媒体一起加入这场“慢新闻”革命?《延迟满足》的答案很简单:超快的新闻周期,让“第一”凌驾了“正确”,也让“讯息”取代了“意义”,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在烟尘落尽后,替重要事件作最后解析”。

在慢新闻论者的眼中,快新闻,尤其是所谓的实时新闻,就像是“一口大小的新闻鸡块”,媒体快速生产,受众快速消费,却让媒体耽溺于“快就是赢”的错误认知而不可自拔,让受众变成快新闻的奴隶而难以自知。受众虽然接收到量如大海的碎裂信息,但却茫然不知信息的结构性意义。

因此,“慢新闻”就是要颠覆快新闻的霸权,颠覆快新闻所形成的媒体文化,颠覆这种媒体文化所塑造的民主价值。

慢媒体大获肯定,想不爱都难

那么对于媒体人掀起的这一股“慢”风潮,受众会买账吗?

迄今为止,挪威众多随身携带平板电脑的大都市人群一直满怀热情地追捧着这种“慢电视”,随时在社交媒体上向朋友或粉丝发表评论。

对很多年龄比较大的观众来说,这些节目已成为公开展示挪威生活的场所,这让他们无比开心,甚至将节目当成了群众参与的机会。挪威女孩薇薇安·怀特在网上留言,“干得好,NRK!你们开辟了新途径,让我们可以成为‘单人沙发上的旅行者’。”

反对者认为,一堆柴火在壁炉里通宵烧8个小时,简直是“无聊”。挪威媒体批评家戴维·乔纳森认为,观众收看这种无聊的节目,就像F1方程式赛车迷对赛车节目一样“病态着迷”、“就等着出现什么意外”。可他自己也忍不住成为了这些节目的粉丝——最初他只是在工作之余想看上几分钟,之后却被节目吸引,不知不觉看了几个小时。


“慢时代”来临,慢风潮席正席卷媒体圈

如此看来,不论由于迎合了受众“等着意外”的心理还是出于对“慢节奏”生活的追求,“慢电视”的魅力都不容小觑。

而在对“慢新闻”的探讨中,“李光耀误报事件”无疑给媒体人敲了一记警钟。人们不禁质疑“快”真的那么重要吗?实际上,“快”可能难辨真假、“快”可能轻易遗忘、“快”可能降低标准、“快”可能形成惰性。

记者玛利亚·凯瑟琳认为,在信息流中错失新闻,尤其是那些优秀的新闻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她目前正在斯坦福大学进行新闻研究,如何去弥补这一缺憾,并创办了自己的网站“Slow News Movement”(http://www.slownewsmovement.com)。她认为,就像是慢食活动一样,现在人们正处于一个需要“慢新闻”的时代,而她绝不会是第一个或是唯一一个这样想的新闻人。

凯瑟琳认为,媒体应该多多响应“慢新闻”,脱离24小时不间断新闻直播的怪圈。如今在美国已经出现了不少“慢媒体”,比如说NOD应用程序、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的Mashcast应用等。

 
“慢时代”来临,慢风潮席正席卷媒体圈

《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刘鹏曾在采访中表达自己的“慢”观点:“在信息冗余的环境下,‘快’的价值已经大大衰减。德国新闻界已经提出,对专业媒体来说应当提倡‘慢新闻学’。因为在新媒体时代,不再是追逐越快越好,而是越深越好、越慢越好。只有慢起来,报道才可能真实、专注、深入,才可能给读者带来更深刻的分析、更全面的视角。”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8.com/n7215c90.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zhushanji |
标签: 慢电视  慢新闻  凯瑟琳  刘鹏 
评论: “慢时代”来临,慢风潮席正席卷媒体圈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465) 热点(2558) 新闻(12727) 国际(4975) 娱乐(4116) 视频(131) 综艺(1808) 影视(3372) 音乐(2082) 民生(3423) 行业(199) 财经(1454) 股票(343)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11) 男士(75) 美容(43) 时尚(29) 珠宝(40) 饰品(25) 皮具(3) 品牌(12) 保健(58) 健康(269) 养生(104) 医学(326)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356) 购物(11) 美食(58) 创业(88) 社会(9569) 观点(993) 房产(1023) 汽车(243)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05) 展会(4) 数码(201) 足球(217) 体育(965) 教育(1314) 高校(1554) 法制(2007) 军事(546) 游戏(235) 美女(17269)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399) 读书(294) 励志(177) 灵异(52) 奇闻(158) 趣闻(177) 历史(144) 人物(87)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75) 情感(151)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1)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