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年轻的基层公务员 在县城与乡镇找一条路

日期:2022年07月07日 13:49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佚名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县城,这个曾经不起眼的行政域名,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意见》出台后,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一负责人向公众介绍,2021年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1亿人。其中,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

县城成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

十几年前,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杨华还是博士生时,就开始下乡做农村课题调研,研究农村妇女现状、农民自杀以及农村婚姻家庭等课题。过去,每次农村调研的后期,他会去县乡搜集资料,但那时,他没有想过把县域社会作为研究对象。

一直到2017年,杨华转向对县乡政治生态的调研,希望对农村、县乡的整个生态体系有更多的了解。今年春天,他出版了书籍《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

这是一本展现县乡治理的写实白描书,除了呈现县域治理中的体制、政策、权力等基本主题,杨华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县乡的基层干部以及他们身处的政治环境。

“现在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复杂,要求我们的基层干部有更高的治理能力”,杨华说。而很多年轻的基层干部们,也同时面临着工作任务重、风险大、职业生涯不确定的困境,这是当下“考公热”、“高校硕博士扎堆小县城”现象的另一切面。

【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与杨华的对话:】

人和社会都变复杂了,对以前那套“农业社会”治理方式提出了挑战

澎湃新闻:这十几年调研过程中,您觉得我们的农村有哪些变化?

杨华:我记得,10年前我们去农村调研,一下雨,整个鞋子被泥巴覆盖,走都走不动。晚上我们住在农民家,打地铺,夏天很热,家里只有一台风扇嘎嘎作响。十八大之后,精准扶贫,以及一些资源、任务下乡,农村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村村通公路,90%以上用上了自来水。农民修建了别墅、小洋楼,家里空调、冰箱等电气设备齐全。

澎湃新闻:与此同时,我们的基层政府和基层治理方式有哪些改变?

杨华:以前的人比较简单,现在人和社会都变复杂了。在一些中西部地区,人口流动,网络普及,让农民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像过去,统一性的程度比较高。慢慢的,职业分化、社会分化、利益和价值观分化,导致我们基层治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以前靠经验的那套“农业社会”治理方式提出了挑战。

一些基层干部通过了解、适应这种变化,学习新的知识,创造出了一些新的基层治理方式。但同时,因为工作量增多,一些基层干部无暇应对,形式主义也跟着来了。

澎湃新闻:变化有双面性?

杨华:对,既是机会,也有挑战。

澎湃新闻:您去了哪些地方调研?

杨华:湖北、湖南、河南、北京、江浙等,大概有二三十个县乡。有的地方,去一个星期;有的地方,一待好几个月。

澎湃新闻:可以谈谈对这些县乡的具体观察吗?

杨华: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不选择具体的调研点,慢慢对县乡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逐渐会想到沿海发达地区的县去看看,到北京的郊区县去看看,到西部比较贫困的县去看看,或者中西部的百强县去看看。你就会发现,不同的县,它有不同的治理模式,因为遇到的事情不一样,它的治理资源也不一样。

北京的县,利益错综复杂,权力交织,所以很多治理的问题积累在一起,就会变成大问题,得比较有权威的人物来治理。

东部沿海的农村,资源非常丰富,大量现代化的设备、人力物力进去了,也就是说,用钱来解决问题。包括许多群众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政府也给包办代替了,群众就会变得高度依赖政府,而自己没有行动能力;而政府又高度依赖资源,跟群众的接触比较少,组织、动员、联系群众的能力比较差。

所以遇到像疫情这样的事情,紧急状态,就会出问题。基层干部联系不到群众,也不知道怎么组织、动员群众,而群众本身没有组织性,也没有主体性,更没有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在等着政府。

而且这种治理成本特别高,沿海地区的经验不可能复制到中西部地区来的。

人口流动以及城镇化,导致一些中西部村庄越来越凋零、衰落,我觉得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2020年,我到一西南省份调研,发现整个省只有一个地级市是人口净流入,其他都是人口净流出城市。一方面,因为人口出生率下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

那么中西部的基层,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就要创造新的工作机制、治理机制,整合和优化利用现有的资源,精准对接治理事务和群众的需求。杨华(左)和学生在调研路上。 受访者供图
杨华(左)和学生在调研路上。 受访者供图
规范上的层层加码,是一种责任的转嫁

澎湃新闻:您怎么看一些地方出现“层层加码”的现象?

杨华:层层加码包括,任务上的层层加码和规范上的层层加码。任务上的层层加码还是比较好,比如说,市里给县里定的任务是GDP增长10%,县里给乡镇定的任务可能变成增长12%。这里有一个空间,上下级留了讨价还价的余地,就算完成10%也是很好的。任务上的层层加码,更多是为了把事情做好,鼓励基层干部自我激励,“我干更多,就能得到更多的激励。”不过,规范上的层层加码,更多是一种懒政,是把责任转嫁给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或者社会。它会加重形式主义现象。

澎湃新闻: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杨华:这几年,基层工作越来越多。导致一些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加上基层监督问责成为主要的激励方式,一些基层干部害怕被问责,形成了“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思想,不会去想办法,怎么把事情做得更好。

所以,形成健全的纠错机制,发挥基层政府自主权,让他们主动把事情做好,才能避免基层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澎湃新闻:基层监督问责体系成为了主要的激励方式,具体是什么情况?

杨华:基层监督问责,是上级各个部门为了推动乡镇落实工作,以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一种体系。它提高了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健全和优化了乡村两级的治理,但过度使用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县委县政府经常用它推动工作,下面的工作人员会担心,做工作畏首畏尾,不敢打开思路,甚至出现一些负面情绪。

澎湃新闻:现在的基层治理体系对我们的基层干部有哪些要求?

杨华:相比以前,现在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复杂,要求我们的基层干部有更高的治理能力。因此,他们需要提高总体思维能力,对总量概念、战略与策略、政治与政策等,有整体的把握;他们还需要加强群众工作能力、以及机制创新能力等,才能把我们基层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澎湃新闻:你们下去调研的时候,是怎么和这些干部沟通的?

杨华:一般情况,我们会提前跟县委书记沟通好,下去后,他们都很配合我们。现在的县乡体制内工作人员,年轻一代的80、90后占了主导。他们几乎都是大学毕业生,有的还是研究生,对我们的调研非常理解和支持。访谈过程中,一些思想的碰撞,让我们收获了很多。同时也能激发基层领导、干部对一些事情的思考和全面认识。

比如,我们在湖南一个乡镇调研时,年轻的党委书记谈到怎么培养基层干部,有很多方法,但没有形成系统。我们访谈过程中,他一边思考,一边总结,对此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此外,我们完成一个地方的调研后,会写一篇调研报告,一些基层领导对此也很感兴趣。调研过程,杨华和同事、学生一起参加讨论。受访者供图
调研过程,杨华和同事、学生一起参加讨论。受访者供图
有基层干部利用闲暇时间开“滴滴”

澎湃新闻:80、90后,以及更年轻的一代基层干部,相比前辈们,他们所处的环境有什么变化?

杨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公务员系统不是很规范,大量人员进入县乡两级政府和部门工作,造成乡镇和部门机构臃肿。一直到2015年左右,他们之中有很多人退休,空出了一些编制和岗位。新考公进来的80、90后,正好赶上了这样一个“空档”。现在的基层公务员,只要工作态度好,能力突出,很快能提升副科级干部,成为乡镇的班子成员。而且,正因为基层工作任务重,所以它很锻炼人,无论是跟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协调能力,还是公文写作能力,他们都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澎湃新闻:他们面临哪些困境?

杨华:很多中西部地区的乡镇非常偏远,年轻公务员下去要待好长一段时间,即便提上副科级干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要待在乡镇,这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澎湃新闻:我看到您书里讲到,有一些中西部县乡公务员工资偏低,无法支撑家庭开支?

杨华: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干部,想要成家立业,在县城买一套房子很难;一些偏远乡镇的年轻公务员,想找男女朋友都很困难。

我们下去调研时听到,某个乡镇基层干部,为了生活,利用业余时间开“滴滴”,第一次载客就载到了自己所在乡镇的领导。他碍于面子没有收取领导的车费,被滴滴公司罚款50元。

澎湃新闻:您了解到他们的待遇,具体是什么情况?

杨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每个月大概三四千块钱,事业编的话,可能就两三千块钱。广东、北京、江浙沪等发达地区,有年薪十几万、二十万的。

澎湃新闻:您怎么看前一段时间的媒体讨论,一些县乡干部不想当“中层”?

杨华:县乡干部外流什么时候都有,只是现在媒体关注比较多而已。一直以来,乡镇工作人员任务太多、责任太大、权力太小,很多人因此想逃离基层,到县市部门任职普通干部,起码能有正常的节假日。

我有一个研究生,之前是基层干部,后来又考上了博士。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希望考研提升学历后,通过选调或其他途径到省级机关单位。

澎湃新闻:与此同时,媒体报道一些985高校的博士考县里的公务员都很难,您对此怎么看?

杨华:相比以前,现在的公务员招聘要求提高了,竞争也更激烈,但中西部县乡招到的主要还是一般本科生。985博士想考的,都是发达地区县城的基层公务员,比如北京的平谷、江浙发达的县等。我觉得,基层干部的学历提升,或者说高学历人群融入基层,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他们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在综合工作层面,对工作的总结提炼反思以及做事的扎实程度都会有所提升。当然,这需要他们能够扎根下去,不浮于表面,把所学知识跟基层工作群众结合起来。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8.com/n91745c5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年轻的基层公务员 在县城与乡镇找一条路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471) 热点(2559) 新闻(12753) 国际(4987) 娱乐(4147) 视频(131) 综艺(1808) 影视(3375) 音乐(2082) 民生(3446) 行业(206) 财经(1472) 股票(343)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11) 男士(75) 美容(43) 时尚(29) 珠宝(40) 饰品(25) 皮具(3) 品牌(12) 保健(58) 健康(269) 养生(104) 医学(329)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363) 购物(11) 美食(58) 创业(89) 社会(9594) 观点(993) 房产(1037) 汽车(247)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07) 展会(4) 数码(202) 足球(217) 体育(966) 教育(1318) 高校(1559) 法制(2031) 军事(548) 游戏(235) 美女(17385)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1) 读书(294) 励志(177) 灵异(52) 奇闻(158) 趣闻(177) 历史(144) 人物(87)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75) 情感(151)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1)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